首页 > 就业保障 > 就业新闻 > 正文

2016“就业成绩单”很亮眼

   据经济之声2016年12月26日《央广财经评论》报道,“就业为民生之本”、“就业是经济的‘晴雨表’,是社会的‘稳定器’”……这是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说过的话,不仅透露出他对就业的关切,也说出了就业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。2016年已近年底,这一年我们的就业形势如何?人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的就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
   这份成绩单首先是“总分高”。今年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49万人。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“两会”上作出的承诺—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以上,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不仅提前完成,而且已完成了124.9%!如果把同期自然减员345万人算进来,实际的“新就业人员”达到1594万人。
   在全球经济经历深刻调整、国内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,连续3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,这份成绩来自哪里?答案就是不断推进的改革:简政放权优化服务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、培育新经济新动能。持续不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,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。放开手脚的创业者们,不仅创造了“新的第一桶金”,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。服务业蓬勃发展促进就业结构持续优化,“互联网+”热潮涌动,成为引领就业的发动机。
   “就业是民生之本……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,确保‘零就业’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。”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做出的承诺,3年来,保就业与惠民生紧密相连不断推进。今年前11个月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达511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.2%;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.3%。单项成绩同样靓丽。
   就业数据在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方面和GDP、CPI等同样重要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,“就业‘稳’,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‘稳’,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。”
   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。
   匡贤明:就业是民生之本,一个经济体一年的经济表现如何,大家除了关注GDP之外,恐怕更多的就是关注就业指标了。从今年1至11月份的数据看来,我们的就业成绩是比较亮丽的。1至11月份,我们国家的城镇就业达到了1249万人,这个成绩对于当前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   第一,它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增长是有就业的增长,而不像有些国家的增长是无就业的增长,这一点特别重要。
   第二,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。因为新增就业直接联系着家庭,联系着整体的收入,所以它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   第三,它对扶贫特别重要。我们现在正处在反贫困的关键时间点,反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扩大就业、新增就业,从而让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相应的红利。
   总而言之,1至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49万人这一成绩单对于整个经济形势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志,也是我们经济企稳的一个重要风向标。
为什么在今年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,我们的就业还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?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   首先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,转型的空间非常大。尤其是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,我们用于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多。
   第二,我们的产业结构在发生重大的变化,就业的弹性或者容纳空间是相对有限的,随着我们国家服务型消费需求的释放,我们容纳就业的能力也在快速增长。2008年我们国家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,新增就业大概只有70-80万人。这些年来我们国家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,新增就业能够达到150万人。前三季度我们国家服务业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2.8%,成为了整个经济的支柱性产业,从而给就业带来巨大的空间。
   第三,这些年来,我们还是在继续稳步推进简政放权,简政放权带来了更多新增的企业,从而为就业带来了一些需求。今年上半年,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。其中在教育、文化、娱乐、科研、技术、服务、信息传输等领域中,新增的企业就更多了。
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?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:
   第一,我们目前在就业方面还是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。2017年我们的去产能进程可能会继续加快,在去产能的过程中,一些劳动力势必也会被释放出来。所以总的来说,我们的就业压力还是不容小视,这个要给予高度关注。其次,我们宏观经济增长的压力也比较大,这也确实会给就业带来一点影响。
   第二,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看来,劳动力的供给可能会呈现出一个结构性短缺的态势,可能会有一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工作,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。因此我们的总量和结构都面临着挑战和压力。
   因此,我们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。首先,我们还是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,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。
   第二,我们要尽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制度建设,尤其是应该对一些制约农民工流动的制度进行改进,让劳动力得到更加充分的流动。
   第三,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对《劳动法》进行改革。我们的中高端劳动力市场有一个特点,就是一个就业能够带动其他好几个就业的发展,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。
   第四,我们要坚定的推进简政放权,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。
   未来我们的就业确实面临着很多挑战,但是只要我们坚定的按照结构性改革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子往下走,进一步调整我们的结构,推动经济转型,加快简政放权,我们在未来几年中可能仍旧可以实现每年新增1000万就业的目标。

下一篇:大学生就业难,供需矛盾是主因

上一篇:大学生就业难根在供需错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