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就业保障 > 就业新闻 > 正文

大学生就业难,供需矛盾是主因

   据经济之声《央广财经评论》报道,最近这段时间,各大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火热,据教育部透露,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。此前,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谈到2017年的工作,也说到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。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,今年以来,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持续推进,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,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稳,但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。
   一方面,面对庞大的求职群体,用人单位招工困局依旧难以破除。用人单位岗位设置都有空余,但受到专业设置不匹配、学生基本功不扎实、求职者缺乏职业规划等因素影响,导致岗位设置供大于求。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职业能力欠缺、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以及自我评价过高等问题亟须纠正。
   而另一方面,高校毕业生资深感觉竞争激烈、对口专业岗位少、很多单位都在缩招,同时受制于户口、购房、子女教育等“远景压力”,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去二线城市、中西部就业。
   一边是“找不到人、留不住人”、一边是“一岗难求”,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?从2001年开始,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一路直升。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,2016年达到765万。15年间,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0万。2017年,应届毕业生数量依然居高不下。据教育部初步预计,会比2016年增长约30万。大学生就业困难固然有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岗位总量减少、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的客观原因,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。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?如何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?
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。
   苏海南: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因为大学生群体的人数多、涉及面广,同时又有着很大的潜力。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事关几百万大学生、几千万大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,同时也是决定我国整体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。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,因此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。
   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就是供需矛盾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首先,在需求侧方面,由于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,经济增速下行,不少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,所以需求侧总量有所下降。同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,原来一些传统的产业、行业现在要去产能、去库存,根本不需要再招人了。此外,新业态对于用人又有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要求,再加上我们就业的需求分布也不太均衡,以往高中层和一线城市的需求大,现在高中层的需求越来越小,二三线和基层的需求相对增多。
   另外在供给侧方面,“所设、所学、所能、所愿”与需求不相匹配,很多大学设置的专业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,所以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也不太符合市场的需求,大学生自己具备的能力与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距离。因此,在明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95万的大背景下,供需的矛盾会非常突出。
   在目前这个背景下,大学生自身感觉劳动力供大于求,用人单位又感觉劳动力供不应求,宏观原因是供需矛盾,微观层面的原因是大学生自身比较好高骛远。
   我们如何破解这个问题?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它涉及到政府、用人单位、大学生、大学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,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综合考虑,多管齐下。
   首先,政府还是要发挥调节就业的作用,搞好大学生就业的工作,进一步完善并且抓紧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的政策。其次,大学生本身要调整就业观念,提前准备实习,调整就业的方向,练好自己的本事,增加自己的能力,有条件的可以去创业,应该多渠道的争取就业。最后,用人单位要早些走进校园,提前宣传本单位的情况,与大学生多接触,从中发现适合本单位的人才。
   归根结底,大学生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,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二年就必须规划自己的人生,寻找自己个人职业发展的大方向。寒暑假就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,了解市场的需求。大三、大四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,到用人单位去实习。与此同时,家长也要支持和引导孩子选好自己的就业、创业发展之路,眼睛向下、脚踏实地,千万不要好高骛远。

下一篇:2017高校应届毕业生近800万

上一篇:2016“就业成绩单”很亮眼